首页 > 技术资料 > 如何选择适合高频高速PCB的板材?

如何选择适合高频高速PCB的板材?

  • 2025-08-12 14:29:00
  • 浏览量:37

一、引言

在高频高速PCB设计中,板材是决定信号传输质量的核心因素之一。随着信号频率提升(如5G基站的28GHz毫米波、AI芯片的10Gbps以上数据链路),传统FR4板材的介电损耗和稳定性不足逐渐凸显。板材的介电常数(Dk)、介质损耗因子(Df)、热稳定性(Tg)等参数直接影响信号完整性(SI)、电源完整性(PI)及电磁兼容性(EMC)。本文将从选型指标、典型材料对比、成本平衡三个维度,提供高频高速PCB板材的工程化选择方法。

 四层混压高频板.png

 

二、核心选型指标

1. 介电常数(Dk)

• 定义:表征介质储存电能的能力,Dk值越小,信号传输速度越快(公式:\(v = c / \sqrt{\varepsilonr}\),\(c\)为光速,\(\varepsilonr\)为相对介电常数)。

• 关键要求:

◦ 稳定性:随频率变化率小(如1GHz到10GHz波动≤±0.05),避免信号延迟偏差。

◦ 均匀性:板材批次间Dk偏差≤±0.05,减少阻抗控制误差。

• 典型场景:

◦ 10Gbps以下数字电路:Dk=3.5-4.5(如FR408HR);

◦ 25Gbps以上高速链路:Dk=3.0-3.6(如Rogers 4350B);

◦ 毫米波射频电路:Dk=2.2-3.0(如PTFE基材)。

 

2. 介质损耗因子(Df)

• 定义:表征介质在高频下的能量损耗,Df值越小,信号衰减越少(衰减公式:\(A \propto f \times Df\),\(f\)为频率)。

• 量化标准:

◦ 中速信号(≤10Gbps):Df≤0.01(如FR408HR@1GHz);

◦ 高速信号(25-50Gbps):Df≤0.003(如Megtron6@10GHz);

◦ 超高速信号(≥50Gbps):Df≤0.0015(如Rogers RO5880@28GHz)。

 

3. 热稳定性(Tg与热导率)

• 玻璃化温度(Tg):板材从刚性变为柔性的临界温度,高频PCB建议Tg≥170℃(如Isola FR408HR的Tg=180℃),避免高温环境下板材变形导致阻抗漂移。

• 热导率:高功率场景需关注(如服务器主板),推荐热导率≥0.5W/(m·K),降低热点温度(如Rogers 4350B的热导率0.6W/(m·K))。

 

4. 机械与工艺兼容性

• 铜箔粗糙度:低轮廓铜箔(LP铜箔,Ra≤0.5μm)可减少趋肤效应损耗,尤其在20GHz以上频段优势显著。

• 加工可行性:PTFE等高频材料需特殊处理(如等离子蚀刻),需评估PCB厂工艺能力,避免量产良率风险。

 

 

三、典型高频高速板材对比

image.png 

关键结论:

• 性价比首选:10Gbps以下优先Isola FR408HR,平衡性能与成本;

• 高速数字电路:25Gbps选择Megtron6,Df低且工艺成熟;

• 射频/毫米波:Rogers 4350B(成本敏感)或RO5880(极致性能)。

 

 

四、成本与性能平衡策略

1. 混压设计(Hybrid Stack-up)

• 原理:高频信号层(如SerDes)用低损耗板材(如Rogers 4350B),电源/低速信号层用FR4,通过PP片(半固化片)压合实现层间连接。

• 案例:5G光模块PCB,顶层射频链路用Rogers 4350B(厚度0.2mm),内层电源平面用FR4,成本降低40%,同时满足25Gbps信号损耗要求(≤-3dB@28GHz)。

 

2. 局部区域强化

• 应用:仅在关键链路(如BGA breakout区域)使用高频板材,其他区域用FR4。例如,DDR5内存接口的地址/控制线用Megtron6,数据总线用普通FR4,兼顾信号完整性与成本。

 

3. 工艺替代方案

• 低粗糙度铜箔:在普通FR4表面采用HVLP(超极低轮廓)铜箔(Ra=0.3μm),可使10GHz信号损耗降低20%,替代部分高频板材场景。

 9(1).jpg

 

五、工程案例:25Gbps光模块板材选择

1. 需求:

• 信号速率:25Gbps PAM4;

• 工作频率:12.5GHz;

• 损耗要求:插入损耗≤-2.5dB(链路长度8inch)。

 

2. 选型过程:

• 排除普通FR4:Df=0.02@12.5GHz,8inch链路损耗约-4dB(超标);

• 评估Megtron6:Df=0.0025,损耗约-1.8dB(达标),成本3x;

• 评估混压方案:顶层信号层用Megtron6(0.2mm),其他层FR4,成本降至1.8x,损耗-2.2dB(满足要求)。

 

3. 验证结果:

• 眼图测试:眼高≥200mV,眼宽≥0.3UI(符合IEEE 802.3by标准);

• 量产良率:98.5%(与全FR4工艺接近)。

 

高频高速PCB板材选择需遵循“参数匹配、成本可控、工艺可行”原则:

1. 参数匹配:优先关注Df(高频损耗)、Dk稳定性(阻抗控制)、Tg(热可靠性);

2. 成本可控:通过混压、局部强化等方案平衡性能与成本;

3. 工艺可行:与PCB厂协同评估材料加工难度(如PTFE的钻孔、金属化工艺)。

XML 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