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技术资料 > 不同应用场景下,PCB高频/混压板选型思路有何不同?

不同应用场景下,PCB高频/混压板选型思路有何不同?

  • 2025-08-25 14:01:00
  • 浏览量:8

高频 / 混压板的应用场景广泛,从 5G 手机、雷达系统到卫星通信设备,不同场景对 PCB 的性能要求差异巨大。如果不结合实际应用场景盲目选型,要么会导致成本过高(用了远超需求的高端方案),要么会出现性能不足(低端方案无法满足使用需求)。今天就针对 4 个典型应用场景,聊聊高频 / 混压板的选型思路,帮你找到 “性价比最优解”。


第一个场景是消费电子(如 5G 手机、智能手表) 。这类设备的高频 / 混压板,核心需求是 “小型化、低成本、低功耗”,信号频率通常在 1-6GHz 之间,对信号衰减和串扰的要求适中(衰减≤0.5dB/cm,串扰≤-35dB)。选型时,基材可优先选择改性 FR-4(如 FR-408HR),其介电常数(Dk=4.2)和介质损耗(Df=0.004)能满足 5G 中低频段的需求,且成本仅为 PTFE 基材的 1/3;层叠结构方面,考虑到设备小型化需求,可采用 6-8 层的紧凑结构,将高频信号层与地平面相邻,减少信号干扰;阻焊层选择薄型低 Dk 油墨(厚度 10μm),避免增加信号损耗。同时,这类设备对 PCB 的重量和厚度敏感,要选择薄型基材(厚度 0.1-0.2mm)和超薄铜箔(12μm),降低板件整体厚度。


第二个场景是工业控制(如高频传感器、工业雷达) 。工业环境通常存在高温(-40℃-85℃)、振动、电磁干扰强等特点,因此高频 / 混压板的选型重点是 “耐高温、抗振动、抗干扰”,信号频率多在 6-20GHz 之间,要求信号衰减≤0.3dB/cm,串扰≤-40dB。基材应选择耐高温的高频材料,如罗杰斯 RO4350B(长期使用温度 130℃,Dk=3.48,Df=0.0037),其介电性能稳定,且抗化学腐蚀能力强;层叠结构上,采用 “高频层 - 地平面 - 屏蔽层 - 低频层” 的设计,通过屏蔽层减少外界电磁干扰;过孔采用盲埋孔设计,减少板件厚度,同时增强抗振动能力(避免过孔贯穿导致的应力集中);此外,板件表面可采用沉金工艺,提高焊接可靠性和耐腐蚀性,适应工业环境的长期使用。

QQ20250822-153316.png

第三个场景是汽车电子(如车载雷达、车联网模块) 。车载高频 / 混压板的核心需求是 “高可靠性、抗高低温循环、抗电磁兼容(EMC)”,信号频率集中在 77GHz(车载雷达)和 5G 频段,要求信号衰减≤0.2dB/cm,串扰≤-45dB。基材需选择符合 AEC-Q2


XML 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