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技术资料 > 高频PCB叠层的材料选型与工艺协同技术

高频PCB叠层的材料选型与工艺协同技术

  • 2025-09-04 15:40:00
  • 浏览量:10

一、高频 PCB 叠层的材料核心参数要求

高频信号(≥10GHz)的传输性能与叠层材料的介电特性、物理特性直接相关,核心参数需满足以下要求:

  • 介电常数(Dk):稳定且低(高频基材 Dk≤3.8@10GHz),Dk 偏差≤±0.05(避免阻抗波动),频率稳定性好(1-40GHz 范围内 Dk 变化≤5%);

  • 介质损耗(Df):极低(Df≤0.004@10GHz),Df 每降低 0.001,28GHz 信号的传输损耗可减少 0.05dB/10mm;

  • 铜箔粗糙度(Ra):≤0.1μm(高频趋肤效应显著,粗糙度高会增加导体损耗,Ra 从 0.8μm 降至 0.1μm,28GHz 损耗减少 30%);

  • 耐环境性:根据场景适配(如 5G 基站需耐 85℃/85% RH,卫星通信需耐 - 55℃-125℃、耐辐射)。

材料选型不当会使高频信号的传输损耗增加 50% 以上,因此 PCB 厂家需建立 “材料参数 - 高频性能” 的关联模型,精准选型。

通信模块PCB板.png


二、高频 PCB 叠层的基材选型

(一)不同高频场景的基材适配

  1. 5G 基站 / 毫米波(28/39GHz):

  • 推荐材料:罗杰斯(Rogers)4350B、泰康利(Taconic)TLX-8;

  • 核心参数:Dk=3.48±0.05@28GHz,Df=0.0037@28GHz,Tg=150℃,耐温范围 - 40℃-125℃;

  • 优势:Df 极低,28GHz 信号 100mm 传输损耗仅 2.8dB(普通 FR-4 需 5.6dB),适合长距离高频传输。

  1. 高速串行(PCIe 5.0 32Gbps、DDR5):

  • 推荐材料:生益 S1000-2、松下 R-1515;

  • 核心参数:Dk=3.8±0.05@10GHz,Df=0.004@10GHz,Tg=170℃,铜箔 Ra=0.08μm;

  • 优势:成本比罗杰斯低 40%,Dk 稳定性好(10GHz 时偏差≤±0.03),适合中高频、大批量场景。

  1. 射频模块(2-5GHz):

  • 推荐材料:罗杰斯 4003C、生益 S9100;

  • 核心参数:Dk=3.55±0.05@5GHz,Df=0.0027@5GHz,Tg=140℃,耐湿性好(85℃/85% RH 1000 小时 Dk 变化≤1%);

  • 优势:Df 低,5GHz 信号损耗小,且价格适中,适合中小批量射频产品。

  1. 卫星通信 / 高温场景(-55℃-125℃):

  • 推荐材料:罗杰斯 RT/duroid 5880、聚酰亚胺基材;

  • 核心参数:Dk=2.2±0.05@18GHz,Df=0.0009@18GHz,耐辐射总剂量 100krad,-55℃-125℃循环 1000 次性能无变化;

  • 优势:耐极端环境,Dk 极低(适合 18GHz 以上超高频信号),但成本较高(比 4350B 高 80%)。

(二)基材厚度选择与阻抗匹配

  1. 厚度与阻抗的关系:

  • 微带线结构(表层信号):50Ω 阻抗对应基材厚度(H)与线宽(W)的关系(Dk=3.8 时):

  • H=0.1mm→W=0.18mm;

  • H=0.15mm→W=0.22mm;

  • H=0.2mm→W=0.26mm;

  • 厚度偏差 ±0.005mm 会导致阻抗偏差 ±1Ω(50Ω 阻抗时偏差 ±2%),需控制基材厚度偏差≤±3%。

  1. 多层叠层的基材组合:

  • 高频信号层选用低 Df 基材(如罗杰斯 4350B,厚度 0.15mm),电源层 / 低速信号层选用普通高频 FR-4(如生益 S1000-2,厚度 0.2mm),平衡性能与成本;

  • 基材组合时需确保 Tg 差异≤30℃(如 4350B Tg=150℃,S1000-2 Tg=170℃),避免层压时因热膨胀差异导致分层(分层率≤0.1%)。



三、高频 PCB 叠层的铜箔与 PP 选型

(一)铜箔选型:降低导体损耗

  1. 铜箔类型与粗糙度:

  • 高频场景优先选用 “极低粗糙度铜箔(VLP)” 或 “反向处理铜箔(RTF)”,Ra≤0.1μm(普通电解铜箔 Ra=0.8μm);

  • 28GHz 信号在 VLP 铜箔上的导体损耗比普通铜箔低 30%(如 100mm 传输损耗从 1.2dB 降至 0.84dB)。

  1. 铜箔厚度与高频性能:

  • 高频信号趋肤深度小(28GHz 时≈1.2μm),铜箔厚度 35μm 即可满足需求(无需 70μm 厚铜),35μm VLP 铜箔的导体损耗比 70μm 普通铜箔低 25%;

  • 地平面铜箔可选用 70μm 厚铜(增强屏蔽性),但需确保粗糙度 Ra≤0.2μm(避免增加损耗)。

(二)PP(半固化片)选型:确保层间一致性

  1. PP 的介电特性要求:

  • Dk 需与基材匹配(偏差≤±0.1),如基材用罗杰斯 4350B(Dk=3.48),PP 选用罗杰斯 2929(Dk=3.45@28GHz),避免层间 Dk 突变导致信号反射(反射损耗从 - 18dB 恶化至 - 15dB);

  • Df≤0.004@10GHz(普通 PP Df=0.01@10GHz),28GHz 时层间损耗可减少 0.03dB/10mm。

  1. PP 的流动性与厚度:

  • 层压时 PP 的流动性需适中(流动度 15-25%),确保填充内层间隙(间隙≤0.05mm),避免产生气泡(气泡率≤0.1%);

  • PP 厚度根据叠层总厚度需求选择(如 0.05mm、0.1mm),多层叠层时 PP 总厚度偏差≤±5%(如设计总 PP 厚度 0.3mm,实际 0.285-0.315mm)。



四、高频 PCB 叠层的工艺协同技术

(一)层压工艺:控制介质厚度与均匀性

  1. 层压参数优化:

  • 温度曲线:升温速率 1-2℃/min(避免基材热应力),固化温度 180℃±2℃(罗杰斯 4350B),保温时间 60±5 分钟(确保 PP 完全固化,交联度≥85%);

  • 压力:30±2kg/cm²(确保基材与 PP 紧密结合,层间空隙≤5μm),压力不均会导致介质厚度偏差≥±5%(需用均压垫确保压力均匀)。

  1. 层压后的介质厚度检测:

  • 用超声波测厚仪(精度 ±0.001mm)检测每一层介质厚度,面内均匀性偏差≤±3%(如 0.15mm 厚介质,任意两点厚度差≤0.0045mm);

  • 若厚度偏差超标,调整层压压力(如厚度偏厚则增加压力 0.5kg/cm²),重新试产。

(二)钻孔工艺:控制过孔寄生参数

  1. 激光钻孔 vs 机械钻孔:

  • 高频信号过孔(孔径≤0.2mm)优先采用激光钻孔(精度 ±1μm),孔壁粗糙度 Ra≤0.5μm(机械钻孔 Ra=1.5μm),过孔寄生电感从 0.5nH 降至 0.2nH(28GHz 时反射损耗从 - 12dB 升至 - 18dB);

  • 孔径 0.3mm 以上过孔可用机械钻孔,但需选用钻石涂层钻头(寿命 1000 孔 / 支),孔位偏差≤±2μm。

  1. 背钻工艺:去除多余孔段:

  • 高频信号过孔需进行背钻(残留孔段长度≤0.1mm),寄生电容从 0.2pF 降至 0.1pF,28GHz 信号的插入损耗改善 0.2dB / 个过孔;

  • 背钻深度偏差≤±0.01mm(避免钻穿信号层),需用 X 射线测厚仪校准背钻深度。

(三)表面处理工艺:减少接触损耗

  1. 沉金 vs 沉银 vsOSP:

  • 高频信号焊盘优先选用沉金工艺(金层厚度 0.1μm,镍层厚度 2μm),接触电阻≤50mΩ(沉银接触电阻≥80mΩ,OSP 易氧化);

  • 沉金过程需控制镀金电流密度(0.5A/dm²),避免金层厚度不均(偏差≤±10%)导致阻抗波动(±0.5Ω)。

  1. 表面处理与高频损耗:

  • 沉金层的趋肤效应损耗比沉银低 10%(28GHz 时 100mm 传输损耗从 0.3dB 降至 0.27dB),适合高频信号焊盘;

  • 地平面 / 屏蔽层可采用 OSP 处理(成本低),但需确保 OSP 膜厚≤0.5μm(避免增加地平面阻抗)。


XML 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