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技术资料 > PCB高频损耗测试方法-3步验证改善效果

PCB高频损耗测试方法-3步验证改善效果

  • 2025-08-28 14:36:00
  • 浏览量:11

很多工程师在改善 PCB 高频损耗时,会遇到 “不知道怎么验证效果” 的问题 —— 优化了基材、布线、叠层,却无法量化损耗是否降低,只能靠设备整机测试,发现问题时已经批量生产,造成巨大损失。其实通过专业的高频损耗测试,能在 PCB 生产阶段就验证改善效果,提前规避风险。


首先要明确,PCB 高频损耗测试的核心是 “量化导体损耗、介质损耗、总损耗”,常用的测试标准是 IPC-TM-650(PCB 测试方法标准),不同测试方法的适用场景、精度、成本不同,选择时要结合需求。

高频高速PCB.png



第一步:用 “插入损耗测试” 快速判断总损耗,适合批量筛选

插入损耗(Insertion Loss,IL)是最常用的高频损耗测试方法,通过测量信号经过 PCB 传输线前后的强度差异,直接得到总损耗(包括导体损耗、介质损耗、辐射损耗),操作简单、成本低,适合批量 PCB 的快速筛选。


测试原理很简单:将 PCB 上的测试传输线(通常是微带线或带状线,长度 100-300mm)两端连接到网络分析仪,网络分析仪发射不同频率的正弦信号,通过测试信号输入(Port 1)和输出(Port 2)的功率差,计算插入损耗(IL=10lg (Pout/Pin),单位 dB)。插入损耗数值越小,说明信号传输过程中的能量损失越少,性能越好。


测试时要注意三个关键点:

一是 “测试传输线设计”:测试传输线的结构、线宽、间距应与 PCB 上的实际高频线路一致(如阻抗 50Ω、线宽 0.3mm),确保测试结果能反映实际使用情况;同时传输线两端应设计标准连接器(如 SMA、2.92mm 连接器),方便与网络分析仪连接,避免因连接方式导致额外损耗。

二是 “频率范围覆盖”:测试频率范围应覆盖产品的实际工作频率,且适当扩展。比如 5G 手机射频 PCB 的工作频率是 3.5GHz,测试频率应覆盖 1-6GHz,观察损耗随频率的变化趋势 —— 优质 PCB 的插入损耗随频率升高应缓慢增加,若出现突然增大(如某一频率点损耗骤增),说明存在设计或加工缺陷(如阻抗不匹配、基材缺陷)。

三是 “环境控制”:测试环境的温度、湿度会影响基材的 Dk 和 tanδ 值,进而影响测试结果。应在标准环境下测试(温度 23±2℃,湿度 50±5%),避免环境因素导致的测试误差。比如湿度从 40% 升至 60%,普通 FR-4 基材的插入损耗可能增加 5%-10%,导致误判。

插入损耗测试适合批量 PCB 的快速验证,比如每批次抽样 10-20 片,测试插入损耗是否在合格范围内(如 10GHz 时插入损耗≤0.5dB/cm),不合格则整批返工,避免流入下游环节。



第二步:用 “分离损耗测试” 拆解损耗成分,定位改善方向

插入损耗只能得到总损耗,无法区分导体损耗和介质损耗,而 “分离损耗测试” 能将两者拆解,帮你定位损耗的主要来源,针对性改善。

常用的分离损耗测试方法是 “传输线损耗分离法”,基于 “不同长度传输线的损耗差异” 计算:

  1. 制作两条相同结构、不同长度的测试传输线(如长度 L1=100mm,L2=300mm);

  1. 分别测试两条传输线在目标频率下的插入损耗 IL1 和 IL2;

  1. 由于导体损耗与长度成正比,介质损耗也与长度成正比,总损耗 IL=αc×L + αd×L(αc 为导体损耗系数,αd 为介质损耗系数,L 为长度);

  1. 通过联立方程 IL1=(αc+αd)×L1,IL2=(αc+αd)×L2,可计算出总损耗系数 (αc+αd);再结合 “趋肤效应公式” 计算出 αc,进而得到 αd = 总损耗系数 -αc。

比如测试得到 10GHz 时,L1=100mm 的 IL1=0.5dB,L2=300mm 的 IL2=1.5dB,可算出总损耗系数 = 0.01dB/mm;再通过趋肤效应公式算出 αc=0.004dB/mm,进而得到 αd=0.006dB/mm,说明介质损耗是主要来源,应优先优化基材。

分离损耗测试适合设计阶段的损耗分析,比如优化基材后,通过测试 αd 是否降低,验证基材改善效果;优化铜箔后,通过测试 αc 是否降低,验证导体损耗改善效果。

AOI.png


第三步:用 “时域反射测试(TDR)” 检测阻抗不连续,排查反射损耗

反射损耗(Return Loss,RL)是高频损耗的重要组成部分,主要来自阻抗不连续(如线宽突变、过孔、拐角),时域反射测试(Time Domain Reflectometry,TDR)能精准检测阻抗不连续点,帮你排查反射损耗来源。

TDR 测试原理:网络分析仪发射一个快速上升沿的脉冲信号(上升时间≤10ps),信号在 PCB 传输线中传输,遇到阻抗不连续点时,部分信号会反射回发射端,通过分析反射信号的时间和幅度,可定位不连续点的位置和阻抗变化。

比如测试时发现,在传输线 20mm 处有一个明显的反射信号,阻抗从 50Ω 突变到 65Ω,说明该位置存在阻抗不连续(可能是线宽突变或过孔),反射损耗较大,需要优化该位置的设计(如将线宽突变改为渐变,或增加接地过孔)。

TDR 测试还能检测传输线的阻抗均匀性 —— 优质高频 PCB 的阻抗波动应≤±5%(如 50Ω 阻抗的传输线,阻抗应在 47.5-52.5Ω 之间),若阻抗波动超过 ±10%,会导致严重的反射损耗,影响信号传输。

TDR 测试适合排查布线和加工导致的反射损耗,比如批量生产的 PCB 出现反射损耗超标,可通过 TDR 定位不连续点,分析是设计问题(如线宽设计错误)还是加工问题(如蚀刻不均导致线宽偏差)。



高频损耗测试是 PCB 改善的 “闭环环节”,只有通过测试验证,才能确保改善措施有效。建议在 PCB 设计阶段,先制作测试样品(含插入损耗、分离损耗、TDR 测试结构),完成测试并优化后,再进行批量生产;批量生产时,每批次抽样进行插入损耗测试,确保损耗稳定达标。不同测试方法的精度和成本不同,可根据需求组合使用 —— 比如插入损耗 + TDR 测试,既能验证总损耗,又能排查反射损耗,满足大多数高频 PCB 的测试需求。


XML 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