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技术资料 > 相机校准PCB厂家如何保障精度?-开·云appPCB

相机校准PCB厂家如何保障精度?-开·云appPCB

  • 2025-09-04 14:44:00
  • 浏览量:17

一、工控相机校准 PCB 的核心需求与精度挑战

工控相机校准是机器视觉系统的 “精度基准”,用于校正相机畸变、像素偏差、焦距误差,其 PCB 需满足极高的精度要求:

  • 定位精度:校准靶标(如棋盘格、圆点阵列)的位置偏差需≤5μm,确保相机校准后检测精度≤0.1mm;

  • 尺寸稳定性:PCB 需在 0℃-60℃温度变化下,尺寸变化率≤5ppm/℃,避免温度导致靶标位置偏移;

  • 表面一致性:靶标区域需具备高平整度(平整度≤5μm/m)、低反光(反射率≤10%),避免影响图像采集质量。

PCB 厂家需突破 “加工精度、尺寸稳定性、表面质量” 三大技术挑战,解决校准 PCB 在工控场景中的 “精度漂移、靶标失真、图像干扰” 问题。

QQ20250903-165709.png



二、相机校准 PCB 的高精度设计要点

(一)靶标设计与布局

  1. 靶标类型适配:

  • 棋盘格靶标:适用于相机内参校准(焦距、畸变),格子尺寸根据校准距离确定(如 100mm 校准距离选用 10mm×10mm 格子),格子边缘直线度≤2μm/m;

  • 圆点阵列靶标:适用于外参校准(相机间位置关系),圆点直径 5mm-10mm,圆心间距偏差≤3μm,阵列平整度≤5μm/m。

  1. 基准点设计:

  • 设置 3 个以上定位基准点(直径 2mm),基准点中心偏差≤2μm,用于校准 PCB 的安装定位(安装偏差≤5μm);

  • 基准点采用金属化过孔(沉铜厚度≥25μm),增强耐磨性(1000 次插拔后位置偏差≤1μm)。

(二)尺寸稳定性设计

  1. 基材选型:

  • 低膨胀基材:选用殷钢芯基板(热膨胀系数 CTE≤3ppm/℃)或陶瓷基板(CTE≤1.5ppm/℃),替代传统 FR-4(CTE 16ppm/℃),0℃-60℃温度变化下,PCB 尺寸变化≤0.03mm/m;

  • 基材厚度控制:采用 1.6mm±0.05mm 厚基材,厚度偏差≤3%,避免厚度不均导致的靶标倾斜(倾斜角度≤0.1°)。

  1. 布线与靶标隔离:

  • 靶标区域无布线:校准靶标周围 5mm 范围内不布置任何线路、过孔,避免金属线路热膨胀影响靶标位置(影响≤1μm);

  • 对称设计:PCB 整体采用对称布局,靶标均匀分布在 PCB 中心轴线两侧,减少加工应力导致的翘曲(翘曲度≤0.1%)。



三、相机校准 PCB 的高精度工艺控制

(一)加工精度控制

  1. 钻孔精度:

  • 靶标基准孔:采用激光钻孔机(精度 ±1μm),孔径偏差≤±2μm,孔壁粗糙度 Ra≤0.5μm,确保基准孔定位精度;

  • 过孔控制:非靶标区域过孔采用数控钻床(精度 ±2μm),过孔位置偏差≤±3μm,避免过孔加工应力影响靶标。

  1. 布线与靶标制作:

  • 靶标蚀刻:采用化学蚀刻工艺,蚀刻因子≥4(蚀刻后靶标边缘垂直度≥85°),靶标尺寸偏差≤±3μm;

  • 激光雕刻:对高精度圆点靶标,采用紫外激光雕刻(精度 ±1μm),圆点边缘光滑度 Ra≤0.2μm,避免边缘毛刺导致的图像识别误差(误差≤0.5μm)。

  1. 表面处理:

  • 靶标区域:采用哑光黑阻焊层(反射率≤8%),厚度 15±1μm,厚度偏差≤7%,避免反光干扰图像采集;

  • 非靶标区域:采用沉金工艺(金层厚度 0.1μm),增强导电性与耐磨性,不影响靶标精度。

(二)精度检测与校准

  1. 尺寸检测:

  • 三坐标测量仪:采用高精度三坐标测量仪(精度 ±0.5μm),检测靶标位置、尺寸、间距,每块 PCB 检测点≥20 个,确保所有靶标偏差≤5μm;

  • 光学检测:通过高倍显微镜(放大 100 倍)观察靶标边缘,边缘毛刺≤1μm,无蚀刻残留(残留≤0.5μm)。

  1. 温度稳定性测试:

  • 高低温箱测试:将 PCB 置于 - 40℃-85℃高低温箱中,保温 30 分钟后,检测靶标位置变化,变化量≤2μm;

  • 长期稳定性测试:5000 小时常温存储后,靶标位置偏差≤3μm,满足长期校准需求。

  1. 图像采集验证:

  • 与工业相机联动测试:将 PCB 安装在相机校准平台,采集靶标图像,分析靶标识别精度(识别误差≤1μm),确保符合相机校准要求。


XML 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