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 PCB 高频损耗中,介质损耗是很多工程师容易忽视的环节 —— 明明优化了线路设计,损耗还是降不下来,很可能是基材选得不对。今天就聚焦 “基材选择”,教你如何通过选对基材类型、关注关键参数、匹配使用场景,轻松降低 PCB 高频介质损耗,让信号传输更稳定。
首先要明确,高频场景下的基材选择,核心是 “低 tanδ、低 Dk、高稳定性”,这三个参数直接决定了介质损耗的大小。普通 FR-4 基材虽然成本低,但 tanδ 值和 Dk 值较高,在频率超过 2GHz 的场景下,介质损耗会显著增加,无法满足需求,必须选择高频专用基材。

第一步:根据频率选基材类型,不同频段对应不同基材
高频专用基材主要分为三类:氟化物基材、聚苯醚类基材、改性 FR-4 基材,它们的性能和适用频段不同,选择时要 “对号入座”。
第一类:氟化物基材(如 PTFE、FEP),这是性能最顶尖的高频基材。PTFE(聚四氟乙烯)的 tanδ 值极低(0.001-0.002,1GHz),Dk 值稳定(2.2-2.3,1GHz),且在极宽的频率范围内(从 DC 到 100GHz 以上)性能变化小,非常适合毫米波(28GHz、60GHz)、卫星通信(Ka 频段)等超高频场景。比如汽车自动驾驶的毫米波雷达 PCB,几乎都选用 PTFE 基材,能有效减少介质损耗,提升雷达的探测距离和精度。但这类基材成本较高(是普通 FR-4 的 5-10 倍),且加工难度大(需要特殊的钻孔、蚀刻工艺),适合对性能要求极高的场景。
第二类:聚苯醚类基材(如 PPO、PPE),性能介于 PTFE 和普通 FR-4 之间。PPO 基材的 tanδ 值约为 0.002-0.004(1GHz),Dk 值约为 2.4-2.6(1GHz),成本比 PTFE 低 30%-50%,加工难度接近普通 FR-4,适合 5G 中高频段(3.5GHz、5GHz)、WiFi 6(5GHz、6GHz)等场景。比如 5G 手机的射频模块 PCB,很多选用 PPO 基材,既能满足介质损耗要求,又能控制成本和加工难度。
第三类:改性 FR-4 基材(如高 Tg FR-4、低损耗 FR-4),是普通 FR-4 的 “升级款”。通过在树脂中加入特殊添加剂,改性 FR-4 的 tanδ 值可降至 0.008-0.012(1GHz),Dk 值降至 3.8-4.2(1GHz),成本与普通 FR-4 接近(仅高 10%-20%),适合频率 1-2GHz 的场景,比如 4G 基站、普通 WiFi(2.4GHz)的 PCB 板。如果你的产品频率不高,且预算有限,改性 FR-4 是性价比之选。
第二步:关注基材关键参数,避免 “只看类型不看细节”
选对基材类型后,还要关注具体参数,避免踩 “参数陷阱”。除了核心的 tanδ 和 Dk,还要重点看三个参数:
一是 “Dk 值的频率稳定性”:有些基材在低频下 Dk 值很低,但频率升高后 Dk 值大幅波动,会导致信号色散,间接增加损耗。比如某款 PPO 基材,1GHz 时 Dk 值为 2.5,10GHz 时 Dk 值升至 2.8,这种稳定性差的基材不适合高频场景。优质基材的 Dk 值在目标频率范围内波动应小于 5%。
二是 “热稳定性”:高频 PCB 在工作时会发热(比如 5G 基站 PCB 温度可达 60-80℃),如果基材的热膨胀系数(CTE)过大,温度升高时会出现变形,导致 Dk 和 tanδ 值变化,增加损耗。比如 PTFE 基材的 CTE 较高(约 120ppm/℃),通常需要加入玻璃纤维增强,将 CTE 降至 50ppm/℃以下,确保热稳定性。
三是 “吸水性”:基材吸水后,Dk 和 tanδ 值会显著升高,介质损耗增加。比如普通 FR-4 的吸水率约为 0.15%,而优质高频基材的吸水率应低于 0.05%。在潮湿环境下(如户外基站、工业设备),吸水性是必须关注的参数,否则 PCB 长期使用后,介质损耗会越来越大。

第三步:结合场景匹配基材,不盲目追求 “高性能”
选择基材时,还要结合实际使用场景,避免 “性能过剩” 或 “性能不足”。比如:
—— 室内场景(如 WiFi 路由器、室内 5G 小基站):环境稳定(温度 20-40℃,湿度 40%-60%),对基材的热稳定性和吸水性要求较低,可选用 PPO 或改性 FR-4 基材,兼顾性能和成本;
—— 户外场景(如户外 5G 基站、卫星接收设备):温度波动大(-30℃至 70℃)、湿度高,需选用热稳定性好、吸水性低的基材,如 PTFE 或高稳定性 PPO 基材;
—— 便携设备(如 5G 手机、毫米波雷达模组):对 PCB 厚度和重量有要求,需选用薄型高频基材(厚度 0.2-0.4mm),同时兼顾加工性,PPO 基材是常用选择。
选对基材是降低高频介质损耗的基础,后续的线路设计、叠层优化都需要基于合适的基材展开。不同供应商的同类型基材,参数可能存在差异,建议在批量采购前,先索取样品进行测试,验证介质损耗是否符合需求。